Mike Krzyzewski is really a famous coach of Dream Team. She has coached north america men's basketball team for some time, that's clinched numerous medals for his country. Following London Olympic was over, Krzyzewski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that this game will be his final one as national coach, a job he's held for seven years. He had left open the possibility of staying with the team beyond the London Games, when practice on Saturday said these will be his last Olympics.When asked if he was sure, Krzyzewski didn't hesitate before again saying, "yes," this will be his last game "If we could win it, then it might be three major championships in a row, i always do not know when that has been done because we haven't usually won the globe championships," Krzyzewski said. "It becomes an enormous thing for the program." Whatever, he's an awesome coach. His achievement are going to be remembered by the country.
公司公告 Notice
    无分类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司公告

万象春

2014-2-12 20:08:00点击:

屏南茶叶悠久的历史

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麓。全县平均海拔 830米,年平均气温15—17℃,年降雨量1700—23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山岭重叠,昼夜温差大,地势高峻,树木苍青,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春夏之际,雾凝深谷,云锁高岗,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点。

 

唐朝至明朝屏南区域的茶事活动

屏南县始设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朝至清初是古田县的一部分,隶属福州。“屏南小种”红茶的制作始于清初。通过唐朝至明朝屏南区域的茶事活动的分析,可见屏南茶业历史源远流长。

 
  宋朝北苑贡茶与屏南区域的茶事活动

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其意思是:“岭南的茶叶出产在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具体出产在什么地方不清楚。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那么,唐代福州的茶叶出产在什么地方呢?

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地理志》载:“福州贡腊面茶,盖建茶未盛之前也,……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亦能采造……”。屏南于清雍正十三年析古田县北路3里16都地而设,当时所谓的“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从地理位置来说正是现在的屏南县。可见屏南早在建州北苑贡茶未兴之前,就已制作“腊面”等贡茶。

 

宋朝北苑贡茶与屏南区域的茶事活动

宋人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对北苑贡茶的产地、工艺做了详细的描述。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已经确认北苑贡茶的产地在今建瓯市东北的东峰镇为中心的区域,就现在的地理位置而言,北苑贡茶的产地在南平市的建瓯市、政和县和宁德市的屏南县的交界处,主体部分在建瓯市。在《东溪试茶录·总叙焙名》里有:“谢坑”的记载,在《北苑别录·御园》里有:“苦竹……横坑”的记载,而屏南县西北部的岭下乡与南平市的建瓯市、政和县接壤处正好有谢坑、苦竹、横坑等行政村。据田野调查,1、谢坑、苦竹、横坑等村讲的是建瓯话(与屏南主体的福州语系大不相同),建筑、习俗类似于建瓯,谢坑村与北苑凤凰山的直线距离仅38公里;2、所种植的当地茶称为“凤茶”;3、历史上有大面积的茶园;4、谢坑村西城门有清道光二十一年的“茶岭扬芳”。宋朝至今已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村落里虽经人口迁徙、村名变更,但以上种种的现象可以让我们认为:屏南县西北部与南平市的建瓯市、政和县接壤的部分村落是宋朝北苑贡茶的生产地或加工地,是北苑贡茶的一部分。

元朝、明朝屏南区域的茶事活动

宋元改朝换代的战乱,给北苑御茶以沉重的打击,元成宗大德初(1297年)被迫在武夷筹建御茶官焙,以替代北苑。建安茶民并未因御茶移置武夷而摆脱重负,北苑奉诏仍采制团茶上贡。压榨愈重,反抗愈烈,北苑官茶成了多事的爆发点。朱元璋深知北苑事端缘由,多有感触,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干脆下令罢造龙凤团饼贡茶。清蒋蘅《记十二观》述:“元时武夷兴而北苑渐废”,明时北苑尽废。万历年《古田县志·物产》栽:“茶。土产不多,然亦佳于鬻者”。这也证明了元、明时期屏南区域茶业凋零,茶事渐毁的过程。

清朝至民国屏南小种红茶的由兴至盛

屏南小种红茶

清初屏南出产的红茶就被称为“外山小种”;在所发现的清末、民国初的双溪周氏“六合春”的众多茶行印章里有“新山小种”等小种红茶的文物;屏南红茶主要采用当地的小叶种菜茶为原料。因此,屏南红茶是小种红茶,统称之屏南小种红茶。

 

屏南自清朝中叶以来,逐步形成茶叶的种植,采摘,手工红茶的粗、精加工,成品红茶的包装,自主的红茶品牌和独立的销售渠道等红茶产、供、销体系。屏南小种红茶在红茶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有相当的影响力。

屏南小种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显宝光,汤色艳红,香味醇厚,或带桂香,或带柏香,入口清爽回甘,是小种红茶中的上品。是具高山茶品质特征的一种条型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与屏南小种红茶

起源于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 是世界红茶的始祖。1610年正山小种由荷兰人运往欧洲,1640年正山小种红茶由荷兰人传入英国。在整个17世纪, 除正山小种红茶外尚未出现过其它任何一种红茶, 是正山小种红茶独步世界的时期,正山小种红茶首次打开了中国茶叶的世界市场。

17世纪中后期, 英国经过二次英荷战争掌握了海上霸权,并逐步垄断的东方茶叶贸易。1684年清政府允许对外贸易, 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靠泊厦门港, 开始从厦门直接进口武夷红茶。18世纪是武夷红茶外销急剧扩大的时期,当地生产的小种红茶供不应求, 周边便开始仿制, 大量的仿制红茶私售于崇安星村的市场上,以武夷茶之名出售。由于仿制的红茶与正宗的武夷小种红茶在品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于是就有了“正山”和“外山”之说。由陈宗懋教授任主编《中国茶经》称: “产于福建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的称‘正山小种’”, “外山小种”指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制正山小种品质的红茶, 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1]。

清乾隆五年(1740年),沈钟《屏南县志·物产》载:“茶之属,各山皆有,或似武夷,或似松罗,惟产于岩头云雾中者佳” 。由此可见,早在18世纪,由于武夷红茶外销急剧扩大,屏南因为相对靠近武夷山的原因生产“或似武夷”的仿制红茶,以武夷茶之名出售。屏南生产的红茶是当时的“外山小种”。


 

[1] 邹新球,关于正山小种红茶名称的演变及其历史背景[J],福建茶叶,2007.03

谢坑红茶

谢坑村西城门至今仍有清道光二十一年的“茶岭扬芳”。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茶岭扬芳”四个字显然是有某一级政府的官方褒奖才可刊刻的,因此,清道光二十一年的“茶岭扬芳”说明了谢坑当时茶业的兴盛。据谢坑村陆盛畅等回忆他爷爷说:“谢坑村在当年都是制作红茶。”

双溪“六合春”茶行

六合春茶行由周绍京、周绍虞、周绍堃三兄弟创办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周氏兄弟三人通力合作,“每年春则籍采办六合春箱茶价冠屏茶遂以茶致富积资累巨万”(周母黄儒人家传)。经多年经营,茶行生意蒸蒸日上。周氏兄弟于光绪九年成立“六合春”总茶行,并在屏南及周边数县设立“玉和生”、“玉成春”、“四兴隆”、“福昌隆”、“广升隆”、“广福昌”、“广泰隆”、“恒升隆”、“万和隆”、“生记茶庄”、“政邑生记”等19个茶行分号。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合春”红茶出口外销量达3万余箱2万多担。鼎盛时期,有九个县的红茶都以“六合春”的名义对外销售,在省城福州设钱庄、布庄,在福安有专用茶码头,有商船八艘在天津、上海、汉口、宁波、福州等五大口岸往来运货,有“茶管九县”之说。“六合春”经营有“玉库”、“奇种”、“凤眉”、“上品”、“英华”、“茗香”、“冠霞”、“及第”等多个红茶品牌。周氏兄弟“以茶致富”后,还发展经营了钱庄、布庄、酱园、国药、百货等七个行业。在出口红茶的同时还进口石油、牛奶等产品,初具经营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雏形。长兄周绍京主要在古田、福州经营,二兄周绍虞主管周氏产业的财务,三弟周绍堃主要在屏南当地经营。清亡民国兴,社会动荡,“六合春”福州钱庄被歹人所破,资金周转不灵,“六合春”总茶行解散,周绍堃及其子周以昌、周以煦继续经营屏南县境内的“六合春”茶行和其他生意。鼎盛的“六合春”总茶行前后存续了半个世纪左右,是当时闽东北有影响的红茶营销机构。周氏兄弟也成为清末民初闽东北颇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

民国时期的“六合春”茶行仍然是屏南有影响的茶行,1947年“六合春”红茶参加福建农业博览会获金奖。据双溪陆修干等人回忆:“在红茶外销的时期,每年农历12月‘六合春’从福州运来茶银是双溪的大事,“六合春” 运茶银要二、三十个挑夫,每人挑800块银圆,由县保安大队押运。‘六合春’ 茶银一到,双溪家家户户放鞭炮。”可见“六合春”茶行对当时屏南经济活动的影响。

棠口茶行

清光绪至民国时期,棠口的茶行主要有:“”、“两仪森”、“广利”、“合兴泰”等,其中又以前期的“万象春”和后期的“合兴泰”为最,“合兴泰” 茶行在主营茶叶的同时还经营钱庄、布庄、酱园等生意,在福州设有茶行办事处,年销售红茶约为2000担。

棠口的红茶销售与基督教英差会的传教活动有很大的关系,清光绪年间英差会就陆续派遣英国籍的萧爱美、潘美顾等人到棠口村传教,清光绪八至九年(1882—1883年),棠口村“万象春” 茶行年收购茶叶七八十吨,所收购的茶叶通过传教士远销英国等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英差会在棠口建崇正堂,棠口成为英差会在闽东、北重要的传教点,常年都有英国籍传教士在此居住。据“合兴泰”茶行东家后裔周回利回忆其父亲说:“在棠口的英国人每年都亲自到‘合兴泰’挑选上等的红茶300—500担,运往英国或国内其他教区的上级、同行、亲戚、朋友饮用。”

寿山茶行

屏南县寿山村是屏南内陆通往闽东沿海茶盐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是个只有数百人的小山村,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茶行兴盛,清中期时共有晋丰、协升、泰和、泰丰、永记等八大茶行。兴盛时,寿山村几乎全村种茶、制茶,茶往盐来,商贾云集。寿山主要生产红茶,也生产部分绿茶。茶行经营实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内销、出口一条龙。仅光绪年间,寿山茶行就收购当地茶叶1000多担。据协升茶行股东后裔苏子明回忆:“当时高档的出口红茶包装十分讲究,装红茶的木箱四角要订上“铁卯角”,用锡条封口,外面用棉纸褙一层,再褙花纸一层,然后印字。更高档的则将红茶装进铁皮箱,外套木箱,再套竹编篓方才启运海外”。

现在寿山村岭头的晋丰茶行还基本保存完好,晋丰茶行修建于清道光初年,至今近200年,由寿山村大茶商苏兆尧家族经营。晋丰茶行的主体与民居建筑类同,其后在屋前加盖木构廊厅与账房,屋后添设茶叶加工厂房,那磨损光滑的付钱窗口、那揉茶的木槽、炒茶的旧灶等设施、用具依然还在。

漈头茶行

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漈头村先后有逢源、启兴、佬红、兴华、公利等茶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口封闭,外销停滞,屏南小种红茶一度停止生产。“二战”之后,海关恢复,西欧国家对中国红茶的需求再一次激发了屏南小种红茶的生产、销售。屏南县双溪、棠口、漈头、寿山等地的各大茶行开始陆续恢复生产,期间屏南小种红茶主要通过霍童到福州,由福州茶商统一收购后销往欧洲。http://www.fjwxc.com